冀衡药业马胜义、张红岩、赵彤玮荣获冀衡集团杰出青年
点击数:18072020-05-18 16:49:58
马胜义,男,39岁,本科学历,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,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,工程师,现任公司主管生产的药业公司总经理助理同时兼产业部部长,任职期间取得《对乙酰氨基酚精制母液回收设备和回收处理方法》、《控制蝶酸含量的叶酸生产方法》等17个发明专利和《对乙酰氨基酚精制母液回收设备》、《对乙酰氨基酚结晶罐用放料装置》、《总混机减速装置》等39个实用新型专利证书,参与主持的对乙酰氨基酚精制母液树脂回收工艺改进项目,荣获冀衡集团2017年度科技创新一等奖;参与并主持了氨基比林粗氨工段酒精代替硫酸的工艺技术研究;2019年主持的综合车间钛三效技改铵盐蒸发创新项目获集团2019年度科技创新二等奖。

张洪岩,男,36岁,本科学历,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,制药工程专业,工程师,现任公司对乙酰氨基酚车间工艺主任,任职期间取得专利证书2个,《一种抽取安乃近母液的装置》、《搪瓷罐及其罐盖的研究》,参与主持的对乙酰氨基酚精制母液树脂回收工艺改进项目,荣获冀衡集团2017年度科技创新一等奖。
2019年,他继续发扬积极进取,改革创新,吃苦耐劳的精神,边干边学,不断提高自己思想和业务水平,多次受到上级领导表扬。全年着力于节能降耗、减轻员工劳动强度、改善工作环境,共参加车间小改小革7项,都得到员工的一致好评,主持车间内2大项目的创新——回收干母工艺创新和收率创新,为公司多创创益500多万元。

赵彤玮,男,36岁,大专学历,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,工商管理专业,现任药业深州公司颗粒车间主任。2019年度他参与主持了颗粒车间三项创新:大包装线进料口改造、小包装线50公斤纸板桶改造、颗粒车间扩产改造。改造后的颗粒车间将每批产品生产时间可以缩短至11.9小时,每月按照生产58批计算可以节省29小时,每月可以多生产11.74吨。改造完毕后每月最大产量可达到260吨左右,产量可以在现有基础上翻番。
2019年,他积极学习同时加强车间管理,在他管辖的污水岗位获得了2019年先进集体,赵彤玮本人获得了2019年度先进工作者,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。全年着力研究节能降耗,改变员工工作环境,严抓现场6S,使颗粒车间环境又上了一个台阶。